竹编仲秋月 风铃寄团圆
提起中秋,多数人会想到苏轼的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这首经典的《水调歌头》更是被后人普曲,广为传唱。
你知道吗?明清时期,中秋节与春节齐名,成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看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,中秋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。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,如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唐明皇游月宫等,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,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,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,最终“阖家团圆”的精神指向,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。
佳节将至,9月14日江西省妇联联合煌上煌酱卤博物馆举办“竹编仲秋月 风铃寄团圆”非遗竹编活动,让大家体验手工编织竹篾的魅力,静享节日美好时光。这一活动,是江西省妇联“家庭教育进园区——益企营家 幸福未来”的主题活动之一,旨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
活动伊始,老师给大家发放了制作竹编风铃的材料包,介绍了非遗竹编的制作方法、注意事项。面对新的手工项目,志愿们迫不及待地对照说明书,开始尝试动手制作。
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、编织、锁口三道工序。可别小瞧这第一步“起底”,这可是相当于一座房子的地基,“起底”起的好,后面的工序才能稳步进行。
在编织过程中,以经纬编织法为主。一条条竹片在每个人手上慢慢变成网格状, 再穿插上绿色与黄色的小竹条,显得格外清新。
编织结束后,刷上一层胶水固定住,就可开始裁剪形状啦!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圆形竹筐,正是团圆、圆满之意,最后,串上铃铛等装饰品,一个竹编风铃就做好啦!
竹编的风铃不仅外观雅致,要是挂在窗外,风一吹来,风铃随风舞动,淡淡的竹香飘散,真是美的沁人心脾!
风铃,象征吉祥、思念和喜欢。在这特殊节日里,亲手制作一个竹编风铃,遥寄思念与美好祝愿,送自己送亲朋,都是个不错的礼物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