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教

花灯盏儿“扭一扭” 锦鲤灵蛇闹元宵

发布时间:2025-02-12

月儿俏,春意妙,博物物里闹元宵。12号上午9点,蛇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,煌上煌酱卤博物馆邀请20位志愿者来到研学课堂,开启一场趣意横生的“手作绒花灯笼”活动,编织出属于春天的第一份温暖记忆,欢欢喜喜闹元霄!

灯笼,历经数千年的发展,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团圆喜庆的象征,特别是元宵节猜灯谜、点花灯更是节日里的传统曲目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本次活动,我们精心挑选出纸质的“吉祥舞蛇”与“非遗绒花”材质的“锦鲤跃龙门”两种不同材料、不同形态的灯笼造型,让参与者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,用一上午的时间,来点亮新年的“祈福明灯”。




研学教室内,暖意融融。大家三三两两入座前,今天唯一的一位男士早早端坐到座位上,提前开始研究教学视频。

纸质的“吉祥舞蛇”,重在看拼图,赢在速度与色彩。粉色、绿色、黄色,每一款小蛇灯都灵气十足,“珠光宝气”,喜爱blingbling的小姐妹们已经是巧手上下翻飞了。

而那厢端,“非遗绒花”材质的“锦鲤跃龙门”花灯,就是对大家空间想象力的一个大考验了。



“非遗绒花”棒,是用铝线夹短绒线,一圈圈扭成的棒,自身可塑性极强,很好塑形。但因为需要自己制作各部位,还要预留穿插手棒的孔洞,还要把每个部位做得好看,这就对参与者提出更高要求。静心、耐心、美感,眼观视频,手看外形,稍不留神,就前功尽弃。哈哈,现场是一片热闹!有人已经有了鱼的雏形,有人还在拆了编,编了拆,反复调试……没有非遗大师坐镇指导,却有20颗跃跃欲试的匠心在欢呼雀跃。




 接近11点,两款不同的花灯已陆续上线!

 只见那,“吉祥舞蛇灯”蜿蜒的蛇身骨架压叠,尽现柔韧空灵,祥云纹饰传递着吉祥寓意,当首盏舞蛇灯亮起的瞬间,现场爆发的赞叹声不就是对文化传承最动人的认同吗?

再看那,“非遗绒花灯”,红色鱼身,黄白渐变的鳞甲在指尖穿梭下堆叠舒展,鱼尾翻卷,仿佛搅动起吉祥的水波纹,呆萌俏皮,再给大大的尾巴上画上可爱的粉色,嚯嚯嚯,一条条形态各异的锦鲤灯笼,承载着“锦程万里”的美好期许悄然登场!



点点星光汇星河,盈盈笑语点花灯。当指尖的创意与非遗文化相遇,这个元宵节,我们在煌博以非遗智慧为引,以匠心巧思为线,共赴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指尖盛宴!也为新一年祈福!


盏灯笼,连缀古今智慧;十指春风,赓续文化薪火。博物馆将持续打造“可触摸的文化现场”,让非遗不再遥不可及,让传统焕发时代光彩。期待下一次,与您继续在创意与传承的交汇处,点亮更多文化之光!



元宵节快乐!

祝我们的祖国

山河锦绣、花团锦簇!

祝大家

前程似“锦”,“锦”上添花!

年年有余!